六爻测杂事 探秘十二生肖之龙:神秘的传说与形象特点
十二生肖的排位是:鼠大,牛二,虎三,兔四,龙五,蛇六,马七,羊八,猴九,鸡十,狗十一,猪十二。这十二种动物,除了“龙”,其他的都是我们现今能够见到的。至于“龙”,是否曾经存在过,古人是否见到过,都不得而知。
“龙”的形象最基本的特点是“九似”,具体是哪九种动物尚有争议。传说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飞天入海,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而这些已经是晚期发展而来的“龙”的形象,相比最初的“龙”而言,已经很复杂了。罗愿《尔雅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六爻测杂事,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陆佃《埤雅》云:“龙火得湿则焰,得水则燔,以人火逐之即息。故人之相火似之。龙,卵生思抱,雄鸣上风,雌鸣下风,因风而化。”《释典》云:“龙交则变为二小蛇。又小说载龙性粗猛,而爱美玉、空青,喜嗜燕肉,畏铁及草、蜈蚣、楝叶、五色丝。”
“龙”,无论是作为我们华夏民族的图腾,还是作为封建时代皇权的象征,都是极为神圣,极其神秘的。在易经中,乾卦为首卦,其爻辞说的都是“龙”的六种存在形态及其作为。宋代出现的百家姓,把“赵”放在首位,因为“赵”是皇家姓氏,亦即国姓;而易经在首卦中把“龙”与“乾”(天)联系在一起,也是同样的道理。
然而,十二生肖却把“龙”排在了第五位。这说明,十二生肖的产生,要早于易经;甚至早于“龙”成为华夏民族图腾的时期,也就更早于把“龙”作为皇权象征的时代了。
“龙”被作为皇权象征以后,其地位上升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那么,为什么在“龙”成为皇权象征的封建时代,其排序依然在十二生肖的第五位,而没有被哪个朝代的哪个皇帝硬性规定,挪到第一位去呢?
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把皇帝称为“九五之尊”。这个称谓,亦来自于对易经的解释。“九”是最大数,有“九九归一”之说,皇帝是天下人主,为最大;在易经的卦爻中,从初爻到第五爻是递进式上升的,“五”为鼎盛,到了第六爻则是衰老、衰败、衰落了。故,取一个最大数的“九”与一个最盛数的“五”,加在皇帝身上,便成了“九五之尊”。而以十二生肖来看,“五”是“龙”,没得说;而“九”却是“猴”,就很费解。难不成,“猴”与“龙”的组合,就是“九五之尊”的皇帝的象征么?显然,“龙”作为皇权的象征,皇帝被称为“九五之尊”,都与十二生肖没有关系。
但是,抛开第九位的“猴”不论,“龙”恰好排在第五位,与易经中的第五爻为鼎盛爻正好吻合,也就被封建时代的皇帝认可了,因而也就没有必要硬性将其挪到第一位。当然这只是笔者的猜测,没有历史文字记载依据,权当是一家之言吧。
十二生肖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小雅·车攻》曰:“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又见于《礼记·月令·季冬》:“出土牛,以送寒气。”十二生肖之说,究竟产生于何时?有史料云:它最晚应形成于汉代。其依据是东汉王充《论衡·物势篇》云:“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又云:“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申,猴也。”共提出十一种生肖名。加上东汉赵晔《吴越春秋》中有“吴在辰,其位龙。”恰好补上了“辰龙”,而成全了十二生肖。可见在东汉十二生肖已经形成。至于十二生肖的使用,至少在南北朝时代就已经出现。北史《宇文护传》记载了宇文护的母亲写给他的一封信,内容是:“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由此可见当时民间已普遍使用十二生肖记录人的生年了。
然而,笔者认为,上述记载与考证,并不能说明十二生肖产生的确切年代。
关于十二生肖的由来六爻测杂事六爻测杂事 探秘十二生肖之龙:神秘的传说与形象特点,历史上的记载是:我国自帝舜时代就开始使用天干十个符号和地支十二个符号相配合的“干支纪年法”。以动物纪年的方法最初起源于我国古代西、北部从事游牧的少数民族中。《唐书》载:“黠戛斯国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曰虎年。”清代著名考据学家赵翼在《陔馀丛考》中考证云:“益北狄俗初无所谓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至汉时呼韩邪(单于)款塞人居五原,与齐民相杂六爻测杂事 探秘十二生肖之龙:神秘的传说与形象特点,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
但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即一九七五年十二月间六爻测杂事,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第十一号秦墓的出土文物中,发现了上千支竹简。其中《日出·盗者》清楚地记载着用生肖占卜盗贼相貌特征的文字。这一奇迹的出现,证明了在春秋战国时代就使用十二生肖了。因为第十一号秦墓,据考证葬于始皇帝三十年,即公元前217年。有人说:我们的祖先用生肖纪年,远在秦始皇称帝之前就开始了,而且具体地指出“始于夏,流传于商周。”但如何印证,尚待史学家和文物学者进一步探究了。
我国古代南北朝不仅使用十二生肖纪年,而且出现了沈炯创作的《十二属诗》:“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龙阴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怀。狗其怀屋外,猪蠡窗悠哉。”这首诗在首字按序嵌入了十二生肖名,且突出了每种动物的生性特点,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
明朝大学者胡俨撰写的十二生肖诗云:“鼷鼠饮河河不干,牛女长年相见难。赤手南山缚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骊龙有珠常不睡,画蛇添足适为累。老马何曾有角生,羝羊触藩徒忿嚏。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鸡空自老林邱。舞阳屠狗沛中市,平津放豕海东头。”诗歌不仅依次嵌入生肖名,而且一名一典,颇有情趣。
汉刘向《新序·杂事》记载:“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这个“叶公好龙”的寓言故事,大家都是知道的。
十二生肖的十二种动物,除了“龙”,其他的都是我们现今能够见到的。关于“龙”是否曾经存在过的话题,争论了几千年,至今仍被主流文化所否定。笔者认为,从华夏民族以“龙”为图腾的诸多龙文化现象来分析,“龙”是曾经存在过的一个物种。理由如下:
其一,从世界各民族的图腾崇拜来看,都是对自然之物的崇拜,譬如日月星辰,动物植物,山川江河等,图腾崇拜与宗教信仰虽然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图腾崇拜带有实体敬畏性质,宗教信仰则带有精神寄托性质。中华民族自诩为“龙的传人”,不可能将一个东拼西凑虚化不实的动物作为自己的图腾崇拜。
其二,从十二生肖来看,在十一种常见动物中独独混杂进去一种虚幻神秘杜撰想象的动物,令人匪夷所思,不符合常理。
其三,从“龙”这个姓氏的起源来看,虽然多达十余种说法,但出自古代神话传说中“御龙氏”之后,为最早。据《姓氏考略》载,“龙”姓出自“御龙氏”,望出天水。如夏朝“御龙氏”刘累(尧之后,因有驯化“龙”的本领,深得夏帝孔甲的赏识,被封赐为“御龙氏”)的后裔中,就有以“龙”为氏的。刘累的故城在今河南偃师县南,是为河南“龙”氏。“御龙氏”因驯化“龙”这种动物而得姓氏,说明了“龙”曾经存在的事实。
关于“龙”的形象的起源,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原始部落时期,各个部落崇拜的图腾各取一部分组合而成,但这只是后人的推测和解释。依笔者想来,如果“龙”仅仅是一种虚拟的扑朔迷离的动物,不会这么活灵活现地存在于我们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当中。所以,笔者相信“龙”的确曾经存在于这个世界,当然在远古时期就很稀少,至少在人类主宰这个世界后,就很稀少了,但还是有一些散落的历史文献记载可以佐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