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六爻典籍 > 易冒

易冒和易隐哪个更好 易学探秘:从河图、洛书到六爻乾坤,追溯中国古老智慧的起源

易冒和易隐哪个更好 易学探秘:从河图、洛书到六爻乾坤,追溯中国古老智慧的起源

注:本文引致李棣宸《六爻乾坤》

第一节 义理易与象数易的形成

无古不成今,无今不成史。考证易学典籍可知,《易经》是中国最古老最成熟的"百科全书",并可从河图、洛书的传递关系来观其发展。《易经》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圣人所作的河图、洛书是怎样来的呢?可能无人知晓。在此结合部分学者考证简述如下:

其一,到宋代才由华山道士陈抟把河图、洛书和先天图等拿出来,河洛才重见天日。《地理正宗》上说,西汉长沙王吴芮的后代,有吴克诚、吴景鸾父子得到陈抟真传,由此推测,河图、洛书应由吴景鸾之女传出于世。又据黄宗羲《易学象数论》记述,陈抟把河洛图传给种放,种放又传给李溉,李溉传给许坚,许坚传给范谔昌,范谔昌传给刘牧。刘牧著有《易数钩隐图》一书,此后河洛两图才为一般文人所知晓。先天图在陈抟之后又传了一串,到邵雍之手后,他据此图著有《皇极经世》,到周敦颐著有《太极图说》。后来大理学家朱熹撰《周易本义》又将河图、洛书、先后天八卦图等九份图列于书中。从此,河洛等图算是得到代表正统的大学问家的正式认可了。后来的易学著作,卷首必列河洛等图,成了周易的重要部分。但反对者亦多,如宋代的欧阳修、叶适,元代的陈应润,明代的刘谦,清代的胡渭、黄宗羲,直到民国以后。

其二,考古证据却不认同上述说法。因在1977年,从安徽阜阳县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文物中,发现了一只《太乙九宫占盘》,盘正面按八卦位置和五行属性排列,小圆盘的刻划则与河图、洛书完全符合,说明河洛之图在西汉时已普及,证明河洛之图并非宋人所托,而是由远古一直流传下来的。其到宋代才将河洛图从道士处传出于世,表明它是在民间方术人士之中一直流传并利用。而没有在宋之前的大儒之著作中流传,表明那之前的大儒们易冒和易隐哪个更好,并不重视易经卜筮的作用。汉以后之儒家,其重视易经,仅在于义理,特别是政治与道德的作用,将卜筮只作下等方技。而只有民间方士及道家术士将卜筮利用起来,河洛之图才得以流传。

从河洛之图的传递关系可知,《易经》的发展是分为义理与象数两条途径的。从汉代开始,两条途经即已开始分途发展,从义理发展的途径看,以注解易经为主要内容,较著名的有西汉之田河、费直,东汉的郑玄苟爽,特别是三国魏之王弼,他一扫注易中的象数内容,象孔子注易之“十翼”那样去注释周易;以后有晋代的干宝、韩康伯,宋代的程颐、朱熹、杨万里,明代的来知德,清代的黄宗羲、胡渭等……这一脉所发展的易学叫“义理易”即义理派。

从象数发展的途径看,开始是逐字逐句地注释《易经》,称作“汉易”,后来逐渐偏于象数的研究。在此方面,有西汉的孟喜和京房。京房著有《京氏易传》三卷,把易学应用于政治、社会生活得失的占卜上。到三国的吴有虞的《虞氏易礼》等作。至唐末有赤松子的《青囊经》、曾求己的《青囊序》、杨筠松的《青囊奥语》、《天玉经》、《撼龙经》等,已将易学从《说卦》发展到堪舆上去了。宋代有刘牧的《易数钩隐图》、邵雍的《皇极经世》和《梅花易数》,把宇宙的结构,用神秘的数字图式化,将易学发展成纯粹的象数之学。清代的惠栋有《续皇统清经解》,清代的张惠言、曹九锡、程玉良等都属于象数学派。这一脉所发展的易学称“象数易”即象数派。唐末宋初麻衣道者的《火珠林》、宋元时代的《天玄赋》、《通玄妙论》、《阐奥歌章》、《海底眼》、《卜筮元龟》、《周易尚占》、明朝刘伯温的《黄金策》、明末清初丁耀亢(野鹤老人)的《增删卜易》、清代王洪绪的《卜筮正宗》等易学著作基本上代表了六爻术的发展脉络。

以上所简要勾划的两条易学研究途径,历来以“义理易”为正统。而“象数易”虽经邵康节等人的努力发展,但毕竟处于非正统被排斥甚至被禁止的地位。 “象数派”自身的发展,也良秀不齐,队伍庞杂,派系林立,甚或互相诽谤、排斥、攻击。某派偶有一孔之见,则秘密传授,以为真传,成为民间方术及江湖谋生的手段……此乃易学发展的负面影响。

《易经》本身,就是宇宙观与方法论统一的经典。从先民编著此经的主观意愿论,它是一本卜筮之书,但从它的历史价值和客观效果看,它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宇宙观和道德观的泉源。《易学》的发展史,就是一分为二的辩证的发展史。一方面,是从宇宙观向道德观、政治观、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从方法论向卜筮术、风水术、命相朮的发展。两个方面,从统一到分离,以至距离越来大亦或互相抵触走向反面的地步。此属历史发展之必然。更有甚者,在当今时代,仍有台湾学者曾仕强在大陆中央讲演中仍鼓吹“义理是大术,占测是小术”,我们应以历史的态度而不能简单处之,更应以实用为标准论识。

象数易中的六爻术,是预测术中的大宗之法。其理论构架完备,逻辑严密,准确率高,实用性强,且早已自成体系,学者亦大力研究之。

第二节 推动传统六爻发展的主要著作及其影响

本处所列之各历史时期的传统六爻著作,从实物书籍和电子书考评,均是各历史时期的代表性著作,体现了我国传统六爻的发展源流。总体而言,从目前的研究考证来看,六爻基础理论及其卜筮架构是正确的,但在实战方法和理论上的错误却不少,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错误是“取用神断卦法”。另外,历代传统六爻在其它方面如对卦身、伏神、爻与爻持、卦爻作用关系、六冲卦与六合卦、卦爻之三合局、月日对卦爻之冲合、六爻卦的功能、卦爻组合、一卦多断及两卦(原卦与应卦)同断法等方面同样存在诸多认识错误或不足,请学员们注意鉴别。其中对个别书如《易隐》等书有较多批评.

一.西汉大易学家京房的《京氏易传》是六爻术开山之作

京房为六爻术之鼻祖。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京氏易传》,主要是清代《四库全书》收录的版本。房本姓李,推律自定为京氏,字君明,东郡顿邱人。受易于焦延寿。元帝时,以言灾异得幸,为石显等所嫉,出为魏郡太守,卒以谮诛。事迹具汉书本传。

绩有易注,已著录房所著:有《易传》三卷易冒和易隐哪个更好 易学探秘:从河图、洛书到六爻乾坤,追溯中国古老智慧的起源,《周易章句》十卷,《周易错卦》十卷,《周易妖占》十二卷,《周易占事》十二卷,《周易守株》三卷,《周易飞候》九卷,又六卷《周易飞候》,《六日七分》八卷,《周易四时候》四卷易冒和易隐哪个更好,《周易混沌》四卷,《周易委化》四卷,《周易逆刺占灾异》十二卷,《易传积算法、集占条例》一卷。今惟《易传》存。

考《汉志》作十一篇,《文献通考》作四卷,均与此本不同。然《汉志》所载古书,卷帙多与今互异。不但此编,《通考》所谓四卷者,以晁陈二家书目考之,盖以《杂占条例》一卷,合于《易传》三卷,共为四卷,亦不足疑。惟晁氏以《易传》为即《错卦》,《杂占条例》为即《逆占灾异》,则未免臆断无据耳。

其书虽以《易传》为名,而绝不诠释经文,亦绝不附合易义。上卷中卷以八卦分八宫,每宫一纯卦,统七变卦,而注其世应飞伏,游魂归魂诸例。下卷首论圣人作易,揲蓍布卦;次论纳甲法,次论二十四气候配卦;与夫天地人鬼四易,父母兄弟妻子官鬼等爻。龙德虎形,天官地官,与五行生死所寓之类。盖后来钱卜之法,实出于此。

该书卷下记载,“景迂甞曰:余自元丰壬戌(1082年),偶脱去举子事业,便有志学易,而辄好王氏。本妄以谓弼之外,当自有名象者,果得京氏传。而文字颠倒舛讹,不可训知。迨其服习甚久,渐有所窥。今三十有四年矣,乃能以其象数,辨正文字之舛谬,于边郡山房寂寞之中,而私识之。曰:是书兆乾坤之二象,以成八卦,凡八变而六十有四。于其往来升降之际,以观消息盈虚于天地之元,而酬酢乎万物之表者,炳然在目也”。

据《汉书. 眭两夏侯京翼李传》记载,“京房字君明,东郡顿丘人也。治《易》,事梁人焦延寿”。“其说长于灾变,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房用之尤精。好钟律,知音声”。“房本姓李,推律自定为京氏,死时年四十一”。

此书是汉代京房所著,也由此奠定了六爻占法的理论架构和基础方法。陆绩著录的京房著作,基本上全部失传了,即使目前存世的《京房易传》,大约也是后世收录整理的,估计也是不完整的。

二.晋代郭璞著的《洞林秘诀》

从《断易天机》上看到保存下来的一些片段,以及从《四库全书---周易启蒙翼传》看到一些记录(即《郭氏洞林》),不知道《洞林秘诀》是否还有原著存世。从《郭氏洞林》保存下来的八个卦例看,其解卦除运用卦象外,也运用了京房六爻纳甲的一些方法,以及升降爻的用法。应该是我们目前所见到的最早应用京房六爻方法的记录。虽然比较散乱,但是,我认为对研究六爻的传承,还是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的。

三.唐末宋初麻衣道者的《火珠林》

《火珠林》是六爻术的优秀继承及发展者,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主要是清代道光四年,由休陽程芝雲珊坪氏校正版本。

项世安谓:以京房考之,世所传《火珠林》即其遗法。以三钱掷之,两背一面为拆易冒和易隐哪个更好,两面一背为单,俱面为交,俱背为重。

《火珠林》提出了“卦定根源,六亲为主”,主张用五行生克刑害,合墓旺空等进行断卦,很好地继承了京房易的理论,又为后来卜筮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人称这种筮法为“火珠林法”,原因就在于此。

该著作为六爻纳甲占法形成的初创作品,以传统的四言八句论述,还属于比较粗糙阶段。因为我们已经见不到原始的著作,对其下面所附的注或问答,到底是原作,还是后人的评注和补充,目前也无法结论。此书对研究传统纳甲占法,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参考价值的。

四.宋元时代的主要六爻著作

据《中国术数概观.卜筮卷》介绍,宋元时代的六爻著作主要有:《天玄赋》、《通玄妙论》、《阐奥歌章》、《海底眼》、《卜筮元龟》、《周易尚占》等等,多以歌赋体著述,对六爻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较大作用。后世的《断易天机》、《卜筮全书》等书均对宋元时期的六爻著作进行了收录。

五.明朝开国重臣刘伯温的《黄金策》

此书为火珠林卦法的集大成之作,是研究火珠林卦法的一部系统、规范、全面的六爻筮法经典。为明代重臣刘伯温所著,是世世《卜筮全书》的核心收录部分,是文王《周易》和京氏易法卜筮经验的累积,是应用《卜筮全书》知识并更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卜筮文化的实用篇章。明清术士莫不奉之圭臬。目前在民间流传甚广的《卜筮全书》、《增删卜易》、《卜筮正宗》都收录了此书内容,可见影响之大。

六.成书于明万历丁酉年的《断易天机》

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第一版出版发行,汤梓顺韩铭生 注译的书籍。

其卷首曰:《断易天机》是成书于明万历丁酉年间的一部秘藏绝版书,是久已淹没失传的珍贵文献。该书是集中国古代易学大师、卜筮名家、权威著作于一书的宏篇巨著,是将易理与卜筮有机结合的典范。

易冒和易隐哪个更好 易学探秘:从河图、洛书到六爻乾坤,追溯中国古老智慧的起源

其代序曰:我国古代研究卜筮的专著,汗牛充栋,由于迭更战乱,流传至今的古籍屈指可数,象《断易天机》这类秘藏绝版书,更是凤毛麟角了。该书于明万历丁酉付梓,一度流入日本,编者历尽艰辛,从民间获木刻版,经校订、注释、翻译出版,乃幸事也。

此书卷五、卷六中收录了姜太公、周文王、周公、鬼谷子、孙膑、郭璞、王辅嗣、陈希夷、李淳风、张良、袁天纲、管辂等前人的卜筮论述,十分完备。也收录有《天玄赋》、《通玄妙论》、《阐奥歌章》、《洞林秘决》、《卜筮元龟》、《海底眼》、《鬼谷辨爻法》、《经验》、《丘寺丞易鉴》等更早期资料。其中卷三、卷四两卷,虽收录有六十四卦的占断资料,但不属于六爻应用方法。

七.明代姚际隆的《卜筮全书》

我们目前看到的《卜筮全书》最早版本,主要是由《古今图书集成》和《续修四库全书》收录的(1630年版)。《卜筮全书》为明代的卜筮圣典,是周易爻辞文化的最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吉凶卜筮的巅峰之作。全书辑录了明代以前纳甲筮法的经典作品,传承了《京氏易传》、《火珠林》和《黄金策》等早期的筮法的真谛,已经具备了六爻占法的比较完善的体系。从题头和叙来看,当是姚百愚(姚际隆)先生“删繁补缺”,重新整理后的原版。该书原作,应该是在此前更早时期形成的。

此书还比较完整的收录了《通玄妙论》、《阐奥歌章》、《天玄赋》、《黄金策》、《阐幽精要》等更早期的与六爻占法相关的著作,并有姚先生所做的注解。主要还是对《黄金策》的注释。

八.明朝晚期张世宝(即张星元)的《易林补遗》

此书为明朝礼部冠带术士张世宝先生的六爻纳甲筮法巨著。《易林补遗》传承西汉易学大家京房氏纳甲筮法的精髓,是一部较完善、系统、严谨的六爻纳甲筮法上乘之作。中年后周游卖卜,影响很大,曾为《易冒》作者程良玉之师,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盲人作者之一。

《易林补遗》以独特的论断筮法、规范的论断法则、完整的论断体系、通俗的论断方法,把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民俗、人事、婚姻、农作、交易、出行、宅墓等社会中各类事物纳入到六爻纳甲筮法中分门别类进行细致的论断推测。其筮法,广列条章,群汇诸事,粗细并收,分一百四十五种条目,下至百匠工艺,上至朝野战事,细则钱财琐事,大到仕宦升迁; 事无巨细:穷尽京房筮法,使占验泄尽万事万物的奥妙玄机。因此,此书问世后易冒和易隐哪个更好 易学探秘:从河图、洛书到六爻乾坤,追溯中国古老智慧的起源,在社会中广为流传,被后学者推崇为是一本直观、明确而不可多得的一部六爻纳甲筮法经典范本。

相关内容